会员登录
MEMBER LOGIN
技术论坛
TECHNOLOGY FORUM
铸造孕育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
2016-02-25 00:00
来源:
近年来,孕育处理工艺发展很快,有多种有效的孕育方法。对于生产灰铸铁件,选用合适的孕育处理方法非常重要,往往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每一种孕育处理方法都有其优点,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迄今还没有一种能适应各种生产条件的处理方法。铸造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通过试验,选定最适合企业特点的方法。处理方法一经确定,就应严格控制工艺过程,以保证铸件质量稳定。
广泛采用的孕育处理方法主要有:出铁时孕育、浇注时孕育、型内孕育和孕育前的预处理
1.出铁时孕育
出铁时孕育也称为浇包孕育(Ladle Inoculation),是在铁液自熔炉或保温炉流向浇包时进行的孕育处理。这种 处理方法既简单又方便,目前是应用最广的工艺,但采用时必须注意遵从作业要点。
不可在浇注前将孕育剂加在空浇包的底部。这样操作,会有部分孕育剂在与铁液作用前被氧化,而且孕育剂易于裹入炉渣,导致其利用率降低。最好在出铁后、自浇包中铁液量约为出铁量的 1/4 时起开始孕育处理, 通过定量漏斗将粒状孕育剂均匀而分散地撒向液流,到浇包中铁液量约为出铁量的 4/5 时处理结束。这种作业方法,可利用液流的搅拌作用使孕育剂完全溶于高温铁液,提高其利用率。采用喂线法进行孕育处理效果更为稳定,但目前用于出铁时孕育的还比较少。 孕育剂的粒度因处理的铁液量而略有不同:铁液量不到 500kg 时,粒度宜为 2~5mm;铁液量在 500kg 时, 粒度宜为 5~8mm。加入量一般为处理铁液量的 0.2~0.4%,可视孕育剂的品种和铸件壁厚调整,并通过试验
确定。加入量过多,不仅无益,还会因不能完全溶于铁液而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如浇包积渣、铸件产生夹渣缺陷、堵塞浇注系统中的过滤器件以及因铁液过孕育而造成铸件缺陷等。孕育剂粒度太大,也会因不能完全溶于铁液而影响孕育效果,并造成铸造缺陷。 出铁时用 75 硅铁进行孕育处理,孕育效果会很快地随时间的推移而衰退,孕育后 5~7min,作用的衰退可在 50%以上,大约经 15min 后,孕育作用将大部或全部消失。为确保铸件质量,通常都要在孕育后 10min 内浇 注完毕,最好在铁液自浇包注入铸型时进行再次孕育。
2.浇注时孕育 浇注时孕育也称为后孕育(Post Inoculation)或瞬时孕育,是在铁液自浇包注入铸型时进行的孕育处理。可将 细粒孕育剂加入液流,也可用喂线法孕育。 (1)细粒孕育剂孕育 浇注时孕育不存在孕育衰退的问题,一般都用 75 硅铁作孕育剂,有特殊要求时也可用含其他合金元素的孕育剂。为使孕育剂能迅速溶于铁液并能均匀地分布于铁液中,应采用细粒,一般为 0.3~0.7mm 。加入量大致 为铁液的 0.15~0.2%。
采用倾转式浇包人工浇注时,比较简便办法是采用吊挂在包嘴上的定量漏斗,浇注时开启下料口,孕育剂由重力作用落入液流。对于生产线上位置固定的倾转包,则以采用带料斗的微型螺旋给料器为好。
生产线上由保温炉经虹吸式浇嘴浇注的条件下,国外多采用干燥空气吹送方式。开始浇注时,由传感器控制
开启气阀,将孕育剂加入液流中,如图 1 所示。
图 1 空气吹送方式加料装置示意图
采用这种加料方式的缺点是:难免有些粉状孕育剂被空气吹散,不能进入液流。采用机械给料方式,也有容易堵塞而影响准确定量的问题。
(2)喂线孕育
喂线孕育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所用的包芯线直径一般在 5~10mm 之间,线芯材料为 75 硅铁。孕育剂加入 量约在 0.05~0.1%之间。 用保温炉经虹吸式浇嘴浇注的条件下,在浇嘴的塞杆附近喂入包芯线,如图 2 所示。喂线装置由计算机控制, 在提起塞杆进行浇注的同时喂入包芯线,浇注完毕放下塞杆时停止喂线。
3.型内孕育
型内孕育是将孕育剂直接安放在浇注系统内,使其在浇注过程中与铁液作用,孕育剂溶入铁液的速率是工艺
方案设计时应予以考虑的重点。 所用的孕育剂可以是细粒状料、由粉料加粘结剂制成的块料或预制块。 按照铸件的工艺特点,孕育剂可安放在浇口盆内、浇注系统内或特制的过滤器件中。
(1)浇口盆内孕育 浇口盆内孕育可以有两种方式
图 3 浇口盆内孕育 (a)孕育块固定;(b)孕育块飘浮 一种是将块状孕育剂固定于浇口盆底部,见图 3(a) ,浇注时逐渐溶入铁液。浇注的铁液量较大时,可采 用塞杆,这就更有利于孕育剂溶入铁液并均匀分布于铁液中。 另一种是将块状孕育剂放在浇口盆内,浇注时浮在铁液上,见图 3(b),也可说是浮硅孕育,只不过不在浇 包中孕育。采用此种方式时,应保证孕育块部分溶入铁液后尺寸仍大于直浇口的直径。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浇口盆内都应有挡渣板。
(2)浇注系统内孕育 浇注系统内孕育液也有两种方式
图 4 浇注系统内孕育 (a)孕育块固定于浇口窝内;(b)横浇道中设孕育槽 可将块状孕育剂固定在直浇口下的浇口窝内,如图 4(a)所示。采用此种方式时,一定要用预制成块状的孕 育剂,浇注过程中逐渐溶入铁液,实现有效的孕育。 也可将孕育剂安放在横浇道中专设的孕育槽内,
如图 4(b)所示。采用此种方式时,可用粒度为 0.3~0.7mm 的孕育剂,用量一般为铸型中铁液量的 0.05~0.1%。浇注时,铁液从孕育剂的上方流过。为避免孕育剂颗粒 进入铸件,铁液流经孕育槽后必须通过有效的过滤片。 (3)通过过滤片时孕育
这是一种比较新的型内孕育方法,将孕育剂安放在特制的滤片内,浇注时铁液流经滤片得到孕育处理,同时又可以防止残渣进入铸件型腔。 采用发泡陶瓷滤片时,在两滤片间的空腔内装细粒孕育剂,如图 5(a)所示。 如采用通孔陶瓷滤片,则将预制成片状的孕育块置于两滤片间的空腔内,如图 5(b)所示。 图 5 孕育剂置于两滤片间的空腔内 (a)发泡陶瓷滤片;(b)通孔陶瓷滤片 4.孕育前的预处理 一些重要的薄壁灰铸铁件,如内燃机的缸体、缸盖等,需求量不断增长,冶金要求也日益提高,因而,灰铸铁孕育前的预处理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生产薄壁灰铸铁件时,在孕育处理前进行预处理,不仅可避免组织中出现碳化物,而且可使过冷石墨(B 型、 D 型和 E 型)减至最少。研究结果表明,效果最好的预处理剂是结晶态的碳质材料,灰铸铁宜用 85~90%的 冶金碳化硅,也可用晶态石墨。加入量一般为 0.75~1.0%,应用时需通过试验求得最佳用量。预处理剂加入铁液后,需要一定的时间使其溶于铁液,而且需要搅拌,所以,最好是在出铁前加入感应电炉进行处理。也
有报道说,加入浇包中处理,只要操作得当,也可得到很好的效果。
附件下载:

-
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34号 电话:0531-86401781 / 86952422 传真:0531-86465075
邮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邮编:250013
版权所有 © 山东省铸造协会 鲁ICP备2021002429号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