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MEMBER LOGIN
技术论坛
TECHNOLOGY FORUM
王巨光: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上)
发布时间:
2015-06-23 00:00
来源:
【目录】
一、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行业现状
1 生产制造方面:
1.1 生产工艺
1.2 产能
1.3 装备水平
1.4 产品质量
2 研发能力
2.1 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2.2 材料、工艺的研发能力
3 产品销售市场:
3.1 代工市场(OEM)
3.2 售后市场(A/M)
4 经营状况
二、中国大陆轮毂行业发展趋势和方向
三、如何把握轻质汽车轮毂的发展方向
四、结束语
文/王巨光
【正文】
中国铝合金轮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坎坎坷坷已经走过了将近27个年头,单纯从产销量上看,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是铝合金轮毂制造大国了,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从生产制造、设计开发、产品销售及企业管理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下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行业的现状,并探讨下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关注“铝合金轮毂网”(微信公众号:alwheel)获取行业内更多信息】
一、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行业现状
1 生产制造方面:
1.1 生产工艺: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铝合金轮毂企业主要采用下列毛坯成型工艺。
1.1.1 低压铸造:
当前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制造业的主流工艺,90%的工厂在采用此工艺进行生产,该工艺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OEM和海外零售市场。
低压铸造工艺目前在中国大陆已经相当成熟,它的优点是设备造价适中、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较高、适合少人化生产管理,该工艺已经被所有整车厂认可。采用低压铸造工艺制造的铝合金轮毂,由于轮辐是最后冷却凝固的,所以部分特殊造型轮毂的轮辐易出现缩松等质量问题,而轮辋部分由于最早结晶则强度较好。
韩国产低压铸造机
1.1.2 重力铸造:
最传统的铸造工艺,目前国内有15%左右的企业还保留有重力铸造生产工艺,产品主要是针对国内和海外零售市场。该工艺的优点是设备造价低、模具便宜、产品轮辐质量较好;缺点是金属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不高、性价比低,大部分整车厂现已拒绝该工艺生产的车轮,在铝轮毂制造行业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
国产重力铸造机
1.1.3 锻造旋压:
比较高端的成型工艺,目前国内只有10%左右的企业采用该工艺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外的大巴、货车及高端轿车市场。优点是产品内在质量好、产品强度高质量轻;缺点是设备造价高,传统锻造工艺制造的产品轮辐造型只能靠铣削加工来完成,金属利用率低且生产效率也不高。锻造分传统锻造和碾锻,碾锻可以直接锻出轮辐的造型。
锻造机
锻造模具
立式旋压机
1.1.4 铸造旋压:
铸旋分“低压铸造+旋压”和“重力铸造+旋压”两种工艺。目前韩系车企对铝轮毂的成型工艺有全面采用“低压铸造+旋压”的趋势,其它车系也有部分产品对此工艺有需求,该工艺是铸旋工艺中的主流工艺,做OEM产品的企业大部分都是采用的这种工艺;同时还有少部分做海外零售市场的企业采用“重力铸造+旋压”的工艺,从理论上讲这种工艺是行的通的,它真正把重力铸造和旋压两种工艺的长处结合到了一起,产品品质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毛坯是重力铸造工艺生产的,因此这种工艺的经济性非常不好,生产成本很高。总之,铸旋的产品,由于轮辐部分是铸造出来的,它具有与铸造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相同的优缺点;而轮辋部分是旋压出来的,因此气密性较好。铸旋产品理论上可以减重,但实际应用上效果不明显。
1.1.5 液态模锻:
目前大陆只有两家企业在使用这种工艺进行生产,设备和技术来自韩国。其实该工艺并不是锻造,应该归类于高压铸造类,它是将一定量的铝合金液直接浇注入模具,并持续施加机械静压力,使金属在压力下结晶凝固并强制消除因凝固收缩形成的缩孔缩松,以获得无铸造缺陷的液态模锻铝合金轮毂毛坯。与锻造工艺相比较,其优点是设备投入较低,轮辋可以直接成型,机械性能一般要高于普通铸件,接近甚至达到锻件的水平,同时它没有锻件中通常存在的各向异性。缺点是液态模锻的产品与传统锻造产品一样,需要铣削加工来完成轮辐的造型。
液态模锻机
开模
1.1.6 差压铸造:
目前大陆只有少数几个企业(主要在台湾六和系统)在采用这种工艺,设备和技术来自保加利亚。差压铸造是在低压铸造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铸造方法,与低压铸造的不同点是将铸造模具设置在一个密封罩内,铸造模具处于密封罩内的气体压力之下,铝水充型时保温炉中气体的压力大于密封罩中气体的压力,由于铸件是在更高的压力作用下结晶凝固的,所以可保证获得比低压铸造产品致密度更高的铸件,成品率高。缺点是设备造价和维修成本较高。
差压铸造机
1.2 产能
目前国内从事各类铝合金轮毂生产加工的企业近200家,产能1.8亿只/年,每年还不断有老企业扩产新企业兴建。单纯从产量上来讲,我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铝合金轮毂生产大国。
1.3 装备水平
总的来说大陆铝合金轮毂行业整体的装备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部分企业的生产线已经实现了“少人化”管理。一般来说,有外资背景的或供应高端OEM的轮毂厂,其硬件装备水平要远远高于做国内和海外售后市场的企业。但在江浙、两广还有少数企业的硬件仍处于“手工作坊”式的阶段。
1.4 产品质量
铝合金轮毂产品的质量是靠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保证的。硬件指的是能够满足铝合金轮毂制造工艺的那些生产和实验检测设备;软件指的是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操作者、管理者所具备的必要素养。
目前国内能够给OEM供货的铝轮毂制造商,他们的硬件基本上都能保证生产出合乎质量标准的铝合金轮毂产品,但由于不同制造商使用的硬件档次各不相同,再加上人员素质上的差异,这些制造商内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成品率也有较大差别。总而言之,对于这些经过整车厂无数次评审的已经进入整车厂采购体系的铝轮毂制造商来说,只要他们愿意,他们是完全可以给市场提供百分之百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的,但是为什么近年来被曝光的铝轮毂恶性质量事故越来越多呢?原因如下:(1)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投放到市场的轮毂数量也猛增,出现事故的概率自然加大。(2)信息传播手段的进步使得事故相关厂家还没来的及“公关”的情况下,问题就已被曝光。(3)由于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铝轮毂利润逐年降低,部分轮毂制造商受利益驱使偷工减料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是近年来铝轮毂质量事故频发的最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给OEM供货的制造商外,国内还有部分专供国内售后市场或者叫改装市场的中小型轮毂厂,在这些企业中,有少部分企业的关键设备根本无法满足铝合金轮毂生产的工艺要求(例如热处理炉),有的缺乏必要的试验检测设备,有的是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低下,导致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部分产品出现质量事故后,由于很难追索责任人,且媒体也不感兴趣,所以很少曝光也鲜有人问津。
2 研发能力
2.1 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铝合金轮毂的市场分为OEM(代加工市场)和A/M(售后市场)。
对于OEM的产品来说,由于轮毂的外观造型与整车的设计风格息息相关,所以为新车型配套的轮毂都是在新车型开发时,由整车厂委托的设计机构与整车外形同时设计开发出来的,我们国内的轮毂生产企业仅仅参与的是根据样品测绘出产品图并据此转换成模具图。由于整车厂(特别是外资车企)对新车型外观的严格保密规定,我们国内做OEM产品的企业,即使有再强的设计能力也没有资格参与到铝轮毂外观造型设计的机会,但随着国内个别轮毂企业与外资整车厂的合作不断深入,将来也许情况会有所改观。目前,虽然我们可以自豪的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中国生产的铝合金轮毂已经为诸如奔驰、宝马、奥迪等全球的汽车厂配套了,但我们的铝轮毂生产企业与这些汽车厂的关系,形象的来说就是富士康与苹果的关系。
对于A/M(售后市场)的产品来说,只要市场能够接受,轮毂的外观造型设计则可任凭制造企业自由发挥。
总之,中国的铝轮毂行业已经完全具备现阶段的铝合金轮毂产品从外观造型设计,到力学结构测算及加工工艺的整体设计能力。
2.2 材料、工艺的研发能力
目前我国对于铝合金轮毂(这里称“轻质汽车车轮”应该更准确)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能力还非常低下,基本上属于空白。
在企业层面,目前只有个别几个铝轮毂企业在搞镁合金轮毂的开发研究,但基本上都停留在样轮制作阶段,一直没有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另外,在“新工艺”上也有部分企业重拾国外的旧课题,做些无用功,有的甚至把国外已经淘汰的技术搬到国内冒充新东西以搏卖点。
在科研机构层面,中国大陆也没有专门针对轻质汽车车轮新材料或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的,一般都是在一个科研成果出来后,为显示成果的价值,才在开列其应用范围时将汽车轮毂罗列到众多应用之中。
3 产品销售市场:
铝合金轮毂产品的销售市场分为代工市场(即常说的OEM)和售后市场,代工市场的产品订单具有品种少、批量大的特点,便于组织生产,但销售价格偏低。相反,售后市场产品订单品种多,批量小,不好组织生产,但出口的售后市场订单有的价格较好。
3.1 代工市场(OEM):代工市场分国内OEM和国外OEM两部分。
3.1.1 国内代工市场:
目前国内OEM(包括外资车企)几乎100%由国内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也包括在华外资铝轮毂制造企业)供货,目前的市场需求大概在每年6000万只左右。
产品进入OEM是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前提是需要通过整车厂的评审程序,整车厂的评审内容过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内容,软件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硬件就是厂房设备等。如果一个铝轮毂制造企业的设备选型有问题,例如设备档次过低,无法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等,或者生产线及物流的设计不合理都会影响评审的通过。这里我们提醒新进入铝轮毂制造行业的投资人,在项目规划初期一定要虚心听取业内专家的建议,找真正专业的人员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否则后期的整改成本将会相当高。
国内OEM订单的价格与所配套的车型有关,一般高档车的轮子价格较好,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低档车的轮子订单价格往往就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了,稍不注意就可能亏损,好在整车厂一般都是将高低档车的轮子订单搭配着给轮毂厂,以保证轮毂厂不致亏损。但国内部分自主品牌的车企由于没有高端产品,所以这部分市场的订单如同鸡肋,弃之可惜,做又无利可赚,只适合新企业维持运转、摊销费用。另外,整车厂对包括轮子在内的零部件的供应商一般都要求同一产品的供货价格每年递降5%左右,虽然他们承诺届时会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环节的成本,但很少兑现,这也是为什么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关系恶化、产品质量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目前毫无规矩可言的市场环境下,单凭软硬件的整改是很难通过相关评审的,往往潜规则可以事半功倍。
3.1.2 国际代工市场
如果国内的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通过了某在华车企的OEM认证并供货,那么该轮毂企业就已经获得了这家车企的全球供应商资格,并有机会参与该车企海外工厂的采购招投标了。据统计,2013年全球乘用车及商用车除中国大陆外全年产量近6000万台,据此估算海外铝合金轮毂OEM年需求量在1.6亿只以上。目前中国大陆有10余家轮毂企业在为海外OEM供货,年供货量不到4000万只。
海外OEM的订单价格较好,回款也很稳定,但对产品质量和工厂的硬件环境要求较高,产品质量或发运环节出现问题时开展“公关”工作较不方便。
3.2 售后市场(A/M):
3.2.1 国内售后市场
国内售后市场大致可分为维修市场或叫4S店市场和改装市场两部分。
维修市场的销售主体是以4S店为代表的经营实体,在现有汽车零部件的供应体制中他们享有垄断经营所谓“原厂”轮毂的特权,该市场产品零售价奇高,因此产品主要是满足车险客户的维修和部分任性的“冤大头”车主的需求,所以销量有限,市场规模不大,且将来也不会有太大发展。
改装市场是指除4S店以外的所有汽配店、修理厂、街边店、网店等等销售实体。改装市场与4S店市场最大的区别是:4S店经销的铝合金轮毂均与原车配套轮毂相同;改装市场销售的轮毂均与原车配套轮毂不同(原因参见《关于铝合金轮毂的“原厂”、“副厂”说》)。大陆改装市场由于受相关汽车改装的法规和车辆年检制度所限,市场发育一直缓慢;另外,近些年由于受“山寨现象”和“急功近利、发财心切心态”等大环境因素影响,改装市场的产品质量也有很大波动,致使部分“内行”客户也敬而远之。但这只是暂时现象,随着相关部门对售后市场产品监管的加强和改装法规的松绑,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大陆铝合金轮毂改装市场有可能和中国的汽车行业一样,在“一夜之间”爆发,那时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铝合金轮毂的产销中心。
目前,国内售后市场规模大概在500万只/年左右,其中改装市场的产品基本上都由专门为大陆改装市场提供产品的多家轮毂厂提供,这些厂家大多规模不大,生产设备档次、技术水平不高;另外,也有部分做国际售后市场产品的厂家会把部分国际市场过时的(俗称尾单货),且技术参数符合或接近国内车型的产品投放到大陆的售后市场。国内售后市场产品价格与车型高度相关,回款情况良好。
3.2.2 国际售后市场
国际售后市场是中国铝合金轮毂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每年出口数量在3000万只左右,其中美、日两个市场占中国铝轮出口总量近70%!美国售后市场订单一般轮型尺寸较大,外观偏好“亮”的视觉效果,因此抛光、电镀、车亮面的轮子比例非常高;日本市场的轮子中规中矩,主要是俗称的“雪地轮”。
国际售后市场订单价格较好,但付款条件基本都为T/T,风险较大,另外该市场产品订单季节性很强。
4 经营状况
目前,大陆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近200家,企业所有制形式涵盖了民营(包括上市公司)、国营、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包括港台资本)等多种形式。从1988年起至今约数十家(次)工厂“改名换姓”、股东更迭,但真正灰飞烟灭、连硬件一起彻底消失的只有五、六家。
近年来受汽车市场超高速发展的带动,铝轮毂行业的经营状况总体向好,一些长期亏损的企业大部分已咸鱼翻身,只有个别企业由于自身管理、技术水准太低致使工厂依然亏损甚至关门。从公开渠道我们可以得知,部分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2014年的毛利润率已接近20%,这在制造业业绩整体下滑的今天已经是一份很好的答卷了。
在过去20多年行业的发展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民营企业,部分民营轮毂制造企业高瞻远瞩、自强不息,通过挖潜、创新、降耗增效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技术及开发能力也突飞猛进,在某些方面已经独占鳌头,并开始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但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民企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致命的问题,个别私营股东对铝轮毂项目的专业性、特殊性认识不够,或受传统思维影响,对外聘专业人员不信任,造成管理混乱;还有个别私营企业在发展壮大后也滋生了国营企业的种种劣迹,丢掉了创业之初谦逊诚信的优良传统。(未完待续)【关注“铝合金轮毂网”(微信公众号:alwheel)获取行业内更多信息】
附件下载:

-
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34号 电话:0531-86401781 / 86952422 传真:0531-86465075
邮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邮编:250013
版权所有 © 山东省铸造协会 鲁ICP备2021002429号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