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MEMBER LOGIN
技术论坛
TECHNOLOGY FORUM
呋喃树脂砂性能五大指标 掌握才能控制
发布时间:
2015-03-11 00:00
来源:
1.表面稳定性
将经24h硬化后的φ50mm×50mm试样称重W1;然后放在14目筛上振动2min,再称重W2,则表面稳定性为:
SSI=W2/W1×100%
砂型(芯)表面稳定性不足会导致冲砂及砂眼、机械粘砂等缺陷,一般来说表面稳定性的好坏与型砂常温强度的高低是一致的。增加树脂加入量,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品种及加入量,不超过可使用时间,造型时适当的紧实,芯盒填砂面用刮刀墁平等等都可提高表面稳定性。
生产上要求砂型(芯)的互作表面(即与铁水接触的表面)稳定性应大于90%,现场经验判定方法是用手指摩擦硬化后的型(芯)表面,一般以摸不下砂粒为准。
2.透气性
其与硬化速度无关,与砂的粒型和粒度组成有关,颗粒越小,粒度越分散,含微分越多则透气性越差,粘结剂加入量多也影响透气性。
透气性好是呋喃树脂砂的一个优点,他弥补了有机铸型发气量大的优点,但也不可忽视采用集中通气等方式解决砂型和型芯的通气。
3.发气量
呋喃树脂是有机粘结剂,型砂发气量主要与树脂的成分和加入量有关。脲醛的发起量大,而糠醇和甲醛的发气量低。加入量大,发气量相应增大而且发气时间也延长,但与发气的增长率不成比例。千方百计降低树脂加入量之所以成为树脂砂互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除了经济上的原因之外,也是为了尽量降低砂型发气量,以减少铸件的气孔、呛火等缺陷。由于发气量与型砂灼减量成正比,为方便起见,生产厂常以测定型砂灼热减量的方法代替测定发气量。
4.溃散性
其指标用高温残留强度高低来反映。将试样经24h硬化后放在100℃、200℃、300℃的电炉中保持一定时间,取出冷却至室温,测定其抗压强度。残留抗压强度越低,说明溃散性越好。一般说呋喃砂溃散性比较好,500℃左右残留强度为零。
实际砂型浇注后,由于树脂砂导热性较差,靠近铁水部分的砂层经受高温显示出较好的溃散性,但离铁水稍远一些的砂层受到热作用较小,残留强度仍然很高。为了防止热裂和清砂方便,应在造型时采取降低砂铁比的各种措施,以提高宏观溃散性。
5.高温强度
是指式样在高温(如 900℃)状态下测得的强度。对于有机系铸型而言,要保证铸型经受住金属溶液的热冲击,是铸件凝固前铸型不至于过早溃散。提高高温强度主要通过提高树脂中糠醇的比例。另外,砂中添加少量氧化铁或硼酸等添加剂,或采用膨胀小耐热性好的锆砂,铬矿砂也可以提高热强度。
附件下载:

-
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34号 电话:0531-86401781 / 86952422 传真:0531-86465075
邮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邮编:250013
版权所有 © 山东省铸造协会 鲁ICP备2021002429号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