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MEMBER LOGIN
技术论坛
TECHNOLOGY FORUM
信息长廊
INFORMATION CORRIDOR
对冲天炉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
2015-09-11 00:00
来源:
铸造展览网
铁器时代的早期,铸铁件是由铁矿石和木炭在炼铁炉内冶炼得到的铁液制成的。后来,随着铸铁件生产数量的增多,不得不面对如何处理废旧铸件和回炉料的问题。同时,还希望能简便地制作少量铸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出现了以废旧铁件和回炉料为原料的熔炉。世界上最早的熔炉,是我国宋代开始使用的竖炉,迄今大约有1000年左右。后来又发展成为便于移动的行炉。这是我国铸造工匠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是铁器时代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公元13世纪前后,我国的铸铁技术由元朝大军中的随军工匠传播到欧洲,同时也带去了熔铁的竖炉。
欧洲最早的冲天炉是在竖炉的基础上形成的,有记载说,1730年首先出现在法国,是由R. H. Ferchault de Reamur制作的。但是,多数人认为:John Wilkinson于1794年6月获得英国专利的冲天炉才是欧洲最早的冲天炉。
19世纪和20世纪,在冲天炉的改进方面出现了很多可喜的成果:19世纪初期,Otto Gmelin研发了水冷冲天炉;1890年,Sheehan研制了双排风口冲天炉;1890年,荷兰的Cameron首先推出了内热式热风冲天炉,随之又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热风冲天炉。
此后,在冲天炉的改进和发展方面,英国铸铁研究学会(BCIRA)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他们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两排大间距风口冲天炉就是由他们提出、并不断完善的。
长期以来,冲天炉一直是传统的铸铁熔炼设备。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铸铁的熔炼设备开始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再是冲天炉一统天下的局面,电弧炉、熔沟式感应电炉、坩埚式感应电炉、免焦冲天炉、纯氧回转炉等都已先后用于铸铁的熔炼。
特别要提到的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中频感应电炉有了重大的改进,晶闸管静态变频电源和逆变变频电源的相继问世,坩埚式感应电炉在熔炼铸铁方面的应用发展很快,其主要优点是:
熔炼铸铁的热效率可达到70%,而冲天炉熔炼的热效率只是40%左右;
冲天炉熔炼1吨铁液所排放的废气约为1200m3(质量约1吨),其中包括:有害气体CO、SO2,温室气体CO2和粉尘。与之相比,感应电炉熔炼产生的废气量是微不足道的;
与冲天炉相比,感应电炉在生产安排方面的灵活性也是冲天炉难以企及的。特别是,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因而,不少人认为:冲天炉的应用已经是江河日下,被感应电炉取代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对铸铁熔炼设备的发展作比较全面的分析,特别是从低碳经济角度考量,就会看到;冲天炉这一传统的熔炼设备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对于中、小型铸造厂而言,用感应电炉取代冲天炉是非常合适的,但是,铸造业是高能耗行业,今后,生产企业必将向集群化、大型化发展。中、小型铸造厂的产量在铸件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不会是很大的。
目前,各工业国家铸铁行业所用的熔炼设备中,如果就熔炉的数量而言,当然感应电炉远多于冲天炉。但冲天炉大都是大型的,而且都是长炉龄的,生产能力很强,如果就铸铁件的产量而言,则还是冲天炉熔炼的居多。据手头现有的资料:
2003~2007五年间欧盟各国铸造焦炭的用量一直保持在150万吨左右,且略有增长,说明冲天炉的应用并未衰落;
2006年法国生产的各种铸铁件,以冲天炉为熔炼设备(包括双联)的占60.6%;
据美国铸造师学会出版的《冲天炉手册(第6版)》所列的数据,美国以冲天炉为熔炼设备生产的各类铸铁件仍在铸铁件总量中占70%左右的份额。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铸件产量最高的国家,2007年,我国各类铸铁件的产量,高于美、俄、日、德四大工业国家铸铁件产量的总和,而且,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用冲天炉为熔炼设备生产的铸铁件约在80%以上。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冲天炉,对于提高铸件的冶金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乃至节能、减排,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国由铸造大国走向铸造强国必须切实解决的课题。
为了比较全面地认识冲天炉,应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
一、冲天炉始终都在改进和发展
在各种熔炼设备竞相发展的情况下,冲天炉也在不断吸收新技术而日臻完善,实现了现代化、大型化、长炉龄化和燃料的多样化,并在炉气显热、潜热的利用和废气、烟尘的治理方面不断有所创新,从而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成本低、冶金质量高的优势。近年来,冲天炉在结构及相关的熔炼技术方面的发展,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炉型结构方面有:两排大间距风口鼓风;水冷冲天炉;免焦冲天炉;炉气中显热和潜热的再利用系统等。
鼓风方面有:富氧送风;脱湿送风;自风口吹入天然气、焦炭末之类的辅助燃料等。
作业控制方面有:风量及风压控制;炉气成分控制;铁液温度和成分控制;动态热分析控制;熔炼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等。
节能减排方面有:炉气显热、潜热的利用;尾气的无害化;除尘系统的改进;替代燃料的应用;炉渣的循环利用等。
二、对金属炉料的适应能力强
近年来,为了实现装备的轻量化,各行业,特别是汽车行业,所用的钢材中,合金钢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例,2003年所用钢材中碳钢占65%,2010年降低到10%。从资源的充分利用、各种装备的轻量化、工艺技术的进步等方面看来,当然是好事,而且这种趋势今后仍将继续,但是,废钢中这类合金元素的增多,却给铸铁业带来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不能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用感应电炉熔炼铸铁时,炉料中铸造生铁锭的用量很少,废钢所占的份额增多,而钢材中的合金元素对铸铁(尤其是球墨铸铁)的性能却大都有负面影响,成了干扰元素。
另一方面,在冲天炉熔炼过程易于脱除的低沸点元素,如Pb(1755℃)、Sb(1640℃)、Bi(1481℃)、Te(989.8℃)、As(615℃升华)、Cd(767℃)、Zn(419.5℃)等,用感应电炉熔炼时就较难以脱除,从而易于显现其负面影响。
三、能耗和碳消费量
1、从能耗方面考虑
冲天炉熔炼铸铁,用于熔化铁料和使铁液过热的能量,一般都只是焦炭总能量的40%左右,能源的利用率是相当低的。
每吨铁液耗用焦炭量平均约为125㎏。焦炭的热值按30 MJ/㎏计算,则熔炼每吨铁液的能耗约为3750 MJ。
用坩埚式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热效率可达到70%,如每吨铁液的电耗平均按600 kW?h计算,结果是:1 kW?h的能量相当于3.6 MJ,熔炼每吨铁液的能耗为2160 MJ。
从能耗的对比看来,感应电炉熔炼铸铁的能耗只是冲天炉熔炼能耗的57.6%。只从能耗考虑,当然是感应电炉远优于冲天炉。
2、按碳消费量考量
如果考虑到电是二次能源,而且,目前的电能,绝大部分是由煤转化的。按碳消费量来评估,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发电厂产出每kW?h电能的耗煤量平均为0.37㎏标准煤。按此推算,感应电炉熔炼,每吨铁液的碳消费量为222㎏标准煤,其中还不包括输电过程中的各种损失。
冲天炉熔炼,每吨铁液耗用的焦炭量平均为125㎏。固定碳含量为84%的焦炭,热值大致与标准煤相当。按此推算,每吨铁液的碳消费量只有125㎏标准煤,大约比用感应电炉熔炼的少43.7%。
由此看来,用冲天炉熔炼,碳消费量比用感应电炉熔炼低得多。
当然,焦炭也是二次能源,是由焦煤炼制而成的,但是,炼焦的副产品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焦炉煤气是优质燃料,两者的价值高于焦炭。从能源的综合利用看来,以焦炭为燃料、用冲天炉熔炼铸铁,当然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
此外,冲天炉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约占所用焦炭总能量40~45%,如果将这些热量充分加以利用,就更能体现出冲天炉熔炼的优势。目前,在利用冲天炉废气的热量方面,已经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在采用替代燃料、节省资源方面冲天炉还有广阔的创新空间
1、生物碳块的应用正在研究开发中
废木屑、树皮、秫秸、树叶等废料,都是含碳材料,如果加以利用,不仅是可再生资源,而且还是消纳废弃垃圾。不少国家都已经着手研究将这类废弃材料制成生物碳块,用作冲天炉燃料,以替代焦炭。生物碳块的制造工艺大致是:先将上述废料粉碎,加入少量粘结剂,混匀,然后在高压下制成团块,再将其置高温下使之碳化。据报道,按照初步试验的结果,目前已可在冲天炉中替代15%的焦炭。
几年前,法国就已生产这种生物碳块,日本、美国和巴西也正在进行研制和试验。
2、采用高灰分焦炭,降低生产成本
冲天炉采用冷风作用的条件下,采用低灰分、高固定碳的铸造焦炭,对于提高炉温、保证冲天炉熔炼的冶金质量。是非常必要的。70年代末,我本人就曾受铸造学会的委托,起草“正确认识铸造焦炭的重要性和关于组织生产的建议”,提交国家有关部门考虑、审议。
现在,生产条件有了重大的变革以后,原先们的一些观念和认识也不得不随之修正。
热风作业的冲天炉,如果再从风口吹入氧气和辅助燃料,炉内温度可大幅度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将铸造厂收集的粉尘乃至粒状废弃物自风口吹入冲天炉,予以消纳。上世纪90年代以来,Georg Fischer 公司,Kuttner-GHW公司, Air Product公司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效果都是肯定的。
既然当前的冲天炉连灰尘和粒状废弃物都可以消纳,采用高灰分焦炭有又何不可呢?有必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2009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为支持战略性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各基础性行业中,都核定了一些由政府提供资金的研究课题。与铸造相关的课题共有22项,其中有一项就是“开发冲天炉使用高灰分焦炭的高效作业技术”。这一项目由政府投资2亿日元,由日本铸造协会管理,伊藤铁工所等两家企业承担。目标是:在确保冲天炉冶金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使用高灰分焦炭,以降低生产成本。
我国焦煤资源丰富,目前是世界上焦炭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我国焦煤的“内灰”含量高,“可洗性”不佳,炼制低灰分焦炭的工艺繁琐,代价很高。如果我们能在强化冲天炉熔炼的基础上,解决这个问题,意义将是深远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强冲天炉的竞争能力。
3、采用铸造型焦
型焦用于高炉炼铁早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铸造行业在冲天炉作业中用型焦代替焦炭,目前除波兰和韩国比较成功外,大都仍在试验、探索中。
型焦的主要特点是焦块的尺寸一致、密度高、反应能力低,耐磨性优于焦炭,但高温(1600℃下)强度低于焦炭。
型焦的基本原材料是焦炭末、无烟煤粉和石油焦末,用沥青、焦油、焦煤作粘结剂,混合后用模具压成团块,再经高温煅烧焦化而成。由于焦炭末、无烟煤粉都是再循环使用的物料,因而生产成本低于焦炭。必要时,其中还可加入石灰粉,使其在熔炼过程中有脱硫作用。
波兰在1950年代后期即已开始生产型焦,供高炉和冲天炉用,1960年代生产能力约60万吨/年。铸造用型焦的尺寸,有125×90×55 mm和140×112×75 mm两种,主要用于其国内和当时的民主德国,目前的情况不详。
目前,韩国年产铸造型焦9万吨左右,占其全国冲天炉燃料中的2/3左右。型焦所用的原材料中,焦炭末、无烟煤粉和石油焦末约占80%,粘结剂焦油和焦煤约占20%。韩国的铸造型焦为圆柱体,尺寸有两种:φ135×135mm和φ115×115mm。压制型焦的压力为29.4MPa,成形后在1000℃下碳化40 min左右。
美国的铸造型焦,目前仍在试生产阶段。型焦的块度为140×112×76 mm,压制成形后在980~1080℃、惰性气氛中焦化。
我国最早生产型焦的是宁夏石嘴山焦化厂。后来,河南永城市的神火公司永开始生产。最近,河南平顶山也生产型焦。看来,推广应用型焦的关键,在于制造厂加强与铸造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优化型焦的生产工艺。铸造厂则应在使用方面充分掌握型焦的特点。
4、无烟煤的应用
含挥发性物质较少的无烟煤,有很多与焦炭类似的性质,热值在32~35 MJ/kg之间,略高于铸造焦炭的30~31 MJ/kg。无烟煤的密度高于焦炭,如以相同的重量代替部分焦炭,燃料在炉内所占的体积较小,更有利于热量向金属炉料传递。
如果无烟煤处于冲天炉的熔化带,其化学、物理性质应该与焦炭大致相同。
无烟煤的问题是:不同地区产出的无烟煤,其挥发分的含量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如果挥发分含量较高,在冲天炉内随料层下降时,挥发分的释放就可能导致煤块的破裂,使炉内产生很高的背压,还可能导致碎煤随炉气排出。这是用无烟煤代替焦炭的最大障碍。
据法国铸造工业技术中心的调查,用无烟煤代替部分焦炭的工艺方法目前颇受重视,美国已有铸造厂进行生产性试验。
在冲天炉中用无烟煤代替焦炭,应注意以下两点:
选用挥发分低的无烟煤。如煤中挥发分高,则应先予以煅烧处理;
不能代替底焦,只能用于层焦,用量一般为10~20%。
附件下载:

-
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34号 电话:0531-86401781 / 86952422 传真:0531-86465075
邮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邮编:250013
版权所有 © 山东省铸造协会 鲁ICP备2021002429号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