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MEMBER LOGIN
技术论坛
TECHNOLOGY FORUM
信息长廊
INFORMATION CORRIDOR
芯盒沾模了。。。
发布时间:
2015-05-04 00:00
来源:
1 砂芯硬化时间太长
砂芯的重量与理想的硬化时间:
不同重量的砂芯有不等的硬化时间是因为胺发生器的供胺量不足,一个14英寸(889px)厚的砂芯与小型砂芯硬化时间是相同的。
硬化压力:
低压:2PSI—9PSI(0.0138Mpa—0.062Mpa),高压:15-30PSI(0.1MPa—0.2Mpa)。
通常,调高胺量、增加芯盒的净化压力会大减硬化时间。
其他:芯盒的透气系统必须履行其总透气面积,进、排气面积比率及透气是否均匀。
2 脱模时砂芯不硬化
对于这些不硬化部分,通常必须延长硬化时间;此现象是砂芯某些部分没有胺气通过,纠正的办法是延长硬化周期或按上述所说办法改进。
胺未通过不硬化的砂芯部位的固定的,而混砂不均匀的局部砂芯不固化的位置是变动的,这是区分两种砂芯局部不固化原因的方法。
3 三乙胺用量过大
其中(1)、(2)为两个主要原因:
(1)、芯盒气道不当,使型芯较薄部分出现气体短路。
(2)、硬化压力太低,以至于不能使进气区的催化剂扩散和压入到芯子的每个角落。
(3)、水平分型的芯盒里的排气面积大于进气面积也会出现气体短路的现象,致使气体穿过型芯阻力最小部位形成短路通道。当使用较多催化剂时能够克服这种现象。(侧吹砂、吹气时排气的平衡不是非常重要。在排气设置正确时,砂子对气体的阻力建立起足够的背压,即使排气区域大于进气区域,也可使气体弥散)。
(4)、在芯盒的排气一侧施加的负压会更加促成短路和芯盒压力不足。尽管施加负压的目的是移走催化剂,但是同时却降低了型砂对气流的阻隔作用。这样就减少了胺气向旁边扩散的能力。排气区在吹气时和高负压时,最好控制在+1PSI(+0.006895Mpa)和‐1PSI(‐0.006895Mpa)范围。
(5)、分型面泄漏或是进气正压区与芯盒之间有泄漏。侧吹砂的芯盒的吹气口密封不良而产生的泄漏现象导致同样的现象。泄漏到空气中的催化剂不能用于硬化型芯。泄漏不仅影响型腔的正常压力,同时污染工作环境。
4 三乙胺气味过大
1)、发生器泄漏;2)、工装泄漏;3)、清洗吹气后型芯残存的胺。均匀硬化和均匀清吹的型芯几乎测不出胺的气味。残留胺味首先是由于芯盒排气不当引起的,其次是胺量大而配用了少量的清理空气。在修正工装之前采取增加清理吹气时间的方法可解决此问题。
5 沾模
“所谓沾模就是指一部份树脂留在芯盒上,这种现象,多加脱模剂也无法避免。
造成原因:
造成砂芯紧实度不够的因素都会导致砂芯在脱模时树脂残留在芯盒上;
当硬化的层厚不够厚时,而应用的高压固化气时间长时,就会在排气孔附近附上一层树脂,而与其它砂芯分开了,这种现象任何分型面形式都会发生,其原因就是过量的固化气体把树脂带到了排气孔附近;
沾模现象与砂子的颗粒组成有关,砂粒的形状是多角形而不是圆形时趋势更加增加,树脂在圆形砂粒表面上是均匀的,在多角形砂粒的凹角中呈多余的树脂包覆。排气塞堵塞,使整个芯盒内腔都附上一层树脂膜,这种现象很普遍,解决办法是用清洗剂清洗芯盒(或干冰清洗)。沾模现象还与射砂嘴至冲击点的距离、射砂压力有关,距离越近,射砂压力越大,沾模倾向也越大, 冲击点处也是最易沾模的部位”。
沾模问题的解决之道
(1)改进树脂组份,加入内脱模剂;
(2)在来不及更换树脂时,在芯盒易沾模的部位贴上透明胶带,因为润湿角的关系,贴上透明胶带后就不沾了,此法简单易行,立竿见影,只是要解决好射砂后胶带边缘翘起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模具上镀上某种镀层解决沾模问题的可行性思路。
(转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
附件下载:

-
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34号 电话:0531-86401781 / 86952422 传真:0531-86465075
邮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邮编:250013
版权所有 © 山东省铸造协会 鲁ICP备2021002429号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