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MEMBER LOGIN
技术论坛
TECHNOLOGY FORUM
信息长廊
INFORMATION CORRIDOR
美国调查称中国制造不再廉价
发布时间:
2014-06-30 00:00
来源:
“中国制造”的廉价“王位”已遭“罢黜”。
201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年购买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去年购买了36500台机器人,工厂的业主们现在更倾向于购买更便于管理的机器人。这背后是中国急速上升的人工成本,以及机器人价格的快速下降。
有关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增长3倍,年平均增幅15%。2013年国内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超过20%。
美国Newsday网站近日报道称,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期对25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显示,“中国制造”的廉价“王位”已遭“罢黜”。该公司合伙人瑟金称,中国的实际生产成本“已接近美国”。调查称,印尼是调查中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
该公司对25个出口大国及地区的制造成本进行了广泛评估,它们占全球制造业出口的90%。之后进行排名,并编制出“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
瑟金称,当考虑到各种成本因素,如劳工总成本、能源、生产率增速和汇率时,被认为“低成本”的巴西却是世界上制造业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墨西哥的成本低于中国,而中国已接近美国,英国则是西欧地区的“低成本国家”。
该调查认为,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依次为印度尼西亚、印度、墨西哥、泰国、中国大陆,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台湾和美国。制造业成本最高的是澳大利亚、瑞士、巴西、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比美国高出20%至30%。
瑟金称,中美制造业成本正逐渐趋同的首要原因是中国的劳动成本正与日俱增,而美国的生产率更高且能源成本更低。
他还说,希望该报告给各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对许多企业和生产线而言,当考虑到生产质量、知识产权和远距离供给链等因素时,所谓在中国节省的制造业成本几乎已经微乎其微。”
近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代表时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李克强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融入社会的行业。要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训相融合,通过改革的方式办好、办大职业教育,促进充分就业,实现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
李克强开宗明义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的技能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我国在校职业院校学生约有3000万人,每年有1000万左右的职校学生毕业,平均就业率都能保证在90%以上。”
李克强说,“仅此一项数据足以表明,社会需要大批经过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李克强说,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换挡升级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要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必须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
“这种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让我们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而且还要补上服务业的短板。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批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他说。(转自:BWCHINESE中文网)
附件下载:

-
地址:济南市解放路134号 电话:0531-86401781 / 86952422 传真:0531-86465075
邮箱:foundry-shandong@163.com 邮编:250013
版权所有 © 山东省铸造协会 鲁ICP备2021002429号

官方公众号